TOKI SANGYO(東機產業(yè))的E型粘度計(以錐板式為例)主要通過旋轉法來測量樣品的粘度。其核心是讓一個特定形狀的轉子(通常是錐板轉子)在樣品中旋轉,通過測量阻礙這個旋轉的粘性扭矩來確定樣品的粘度值。
E型粘度計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檢測扭矩:
偏轉角測量法(較多型號采用):
電機的旋轉通過螺旋彈簧或扭力絲傳遞給轉子。
轉子在樣品中旋轉時,會受到液體粘性扭矩的作用。
這個粘性扭矩會使彈簧或扭力絲產生一個與扭矩大小成正比的偏轉角度。
這個偏轉角度通過光電傳感器等裝置被檢測到,并換算成粘度值顯示出來。
零位法/伺服平衡法(如TV-25型、TP-200E等):
粘度扭矩檢測器分為驅動軸和從動軸,兩軸通過旋轉鉸鏈(板簧)連接。
驅動軸因馬達的驅動而旋轉,粘性扭矩作用于測定液中的轉子,從而導致驅動軸和從動軸之間產生偏位。
安裝在驅動軸上的光傳感器檢測到這個偏位后,會輸出一個與偏位量(電壓變化)成正比的電流補償,推回從動軸使光傳感器的電壓歸零,并維持偏位為零。
使該偏位歸零的電流被換算成粘度后記錄下來。這種方法被稱為"零位法",由于總是將位移歸零(平衡)進行測量,因此也被稱為“零點法"。
許多東機E型粘度計采用錐板式(Cone-Plate) 設計。這種設計的特點在于:
剪切速率均勻:錐形轉子和平板之間形成的縫隙能使樣品內部產生均勻的剪切速率,這對于研究非牛頓流體(如油漆、油墨)的流變特性非常重要。
樣品用量少:通常僅需約 1.1 mL 的樣品量(使用標準錐板時),這對于珍貴或難以大量獲取的樣品尤為有利。
理論計算直接:由于剪切速率和剪切應力可以從理論上進行計算,因此便于進行非牛頓流體的流變分析。
粘度測量對溫度非常敏感。因此,E型粘度計通常配備:
外接循環(huán)恒溫槽:通過軟管連接到樣品杯以保持樣品溫度恒定。
集成溫控系統(tǒng):如帕爾貼元件(Peltier) 進行快速、精確的溫度控制,一些型號(如TP-200E)甚至集成了溫度控制系統(tǒng),無需外接水浴。
東機產業(yè)的E型粘度計常具備以下特性:
自動鎖定機構:測量完成后或斷電時自動鎖定轉軸,保護精密的軸承系統(tǒng),防止誤操作損壞。
多量程測量:通過更換不同扭矩規(guī)格的彈簧或轉子,或儀器自身具備多量程功能(如TP-200E),覆蓋極寬的粘度測量范圍。
程序化測量:高級型號可編程控制轉速、測量時間和范圍,實現自動化測量,特別適用于研究粘度隨時間、剪切速率變化的觸變性或流變性樣品。
數據兼容性與軟件分析:測量數據常可傳輸至電腦,配合專用軟件(如Visco-Chart)進行實時繪圖、數據分析(如計算滯后回線面積、非牛頓粘度指數)和數據管理。
TOKI SANGYO粘度計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的產品質量控制和研究開發(fā),包括:
聚合物溶液
油漆、涂料
粘合劑
油墨
食品
藥品
IC漿料等
為了獲得準確可靠的測量結果,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樣品制備:確保樣品均勻且無氣泡,氣泡會嚴重影響測量精度。
溫度穩(wěn)定性:測量前必須保證樣品溫度達到設定值并保持穩(wěn)定。溫度波動會直接導致粘度讀數波動。
轉子選擇與安裝:根據預估的樣品粘度選擇合適的轉子或測量范圍。正確安裝轉子,確保錐板之間的間隙準確(對于錐板系統(tǒng),“自動間隙"功能可減少人為誤差)。
儀器校準:定期使用標準油對儀器進行校準,確保測量準確性。
清潔與維護:每次測量后清潔轉子和樣品杯,防止交叉污染和殘留物影響儀器性能。利用好自動鎖定功能保護精密部件。